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微博
APP APP
当前位置:主页 > 工作动态 > 县区工会 > 桐城市总工会 >

桐城市总四举措推进工会改革

发布时间:2018-01-25  作者:祝燕  阅读次数:次  保护视力色:       

    桐城市总工会根据自身实际,紧紧围绕“增三性、去四化”的要求,进一步明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搭建改革载体,推进新形势下工会工作做得更加扎实,作用发挥更加有效。

  (一)推进工会机构改革,使机构运转顺起来

一是推进市总工会领导机构改革领导班子中增加兼职副主席2名(人社局副局长一名、大型企业工会主席一名)。健全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充分发挥兼职副主席、常委在研究决定重大事项中的积极作用。

二是推进市总工会机关改革按照整合机构、优化职能、突出主业的要求,对市总工会机关部门进行优化整合,突出服务基层、引导群众和网上工会、网上服务等方面职能,整合职能部室,构建“面向基层、权责清晰、分工合理、办事高效、运转协调”的市总工会机构职能体系。

三是推进下属事业单位改革市工人文化宫、市职工服务中心(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推动市工人文化宫和职工服务中心进行分类改革,加强职工服务中心领导班子建设,突出工人文化宫、职工服务中心公益性、服务性职能,提高服务基层和职工的能力。

(二)健全服务体系,让工会品牌亮起来

一是建立服务职工阵地在加强职工服务中心建设的前提下,省级以上开发区、乡镇总工会要建立标准的职工服务活动阵地。根据实际情况,职工服务中心可与党群活动阵地联建。推动“会、站、家”一体化建设,有效整合基层服务阵地。统筹服务职工群众的内容和项目,拓展职工服务中心功能,打造职工来访接待、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困难帮扶、法律援助、互助保障、综合服务“六位一体”的服务平台。

二是打造服务职工工作品牌完善“四季送”品牌,采取工会专项资金与政府补助相结合的方式,扎实做好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等传统帮扶服务工作。巩固现有工作成果,扩大互助互济工作覆盖面,为因病致贫和遭受意外伤害的职工排忧解难。推行“互联网+”工会普惠化服务新模式,打造服务职工网络品牌,创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职工群众提供全方位的精准服务。

三是加强工会维权网络和队伍建设市总工会设立信访接待窗口和律师法律服务窗口,在有条件的镇(街道)、村(社区)、大型企业设立职工权益维护站点(与职工服务站点合署办公),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职工权益维护工作网络。健全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制度和职工法律援助制度,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建立由工会公职律师和聘请的社会律师组成的工会维权律师队伍,基层工会加强劳动关系信息员、劳动法律监督员、劳动争议调解员队伍建设,夯实工会维权维稳工作力量。

(三)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使基层工会转起来

 一是做实基层工会工作。制定了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发挥基层工会作用的指导意见,深化职工之家建设,开展“六有”工会建设和“双争”活动。

二是充实基层工会工作力量指导镇街道总工会换届工作,选配好主席和委员,将那些有能力有热情的人选进来。完善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管理制度,推动纳入政府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范围,争取省、安庆市总对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经费补助,保障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基本待遇。探索兼职基层工会主席工作保障、补贴制度,调动兼职工会干部积极性。

 三是加大工会经费向基层倾斜力度改进工会经费征收分配办法,完善非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会经费由税务代收的制度,落实行政事业单位工会经费财政代扣制度,规范工会帐户设置,落实基层工会60%留成经费,保障基层工会工作开展和职工正常福利待遇。加大对下级工会补助力度。

 (四)创新工会工作载体,让工会工作活起来

 一是叫响做实大国工匠品牌。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推动工匠精神进车间、进班组,树立先进典型,引领广大职工争做工匠人才。

 二是创新职工建功立业载体和方式。深入开展“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组织职工群众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创新创业创优。

    三是创建工会网上工作平台建设工会网上工作平台和基础数据库,实现职工入会服务和工会服务管理网络化。加强市工会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建设,推进工会网站之间以及与党政网站、主流网站的互联互通、融合发展。拓展工会网络服务功能,依托市总工会官方网站开辟工作信息、政策咨询、会员管理、需求调查、服务提供等窗口,突出增强与职工群众网上互动、在网上提供服务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