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朱*峰,家住桐城某小区,是某公司一名普通职工。我父母年事已高,在家务农。女儿今年10岁,患有先天性发育迟缓及智力障碍,鉴定为精神类二级残疾,妻子一直没工作,全天候在家陪伴守护她,全家就靠我每月两千多元的工资维持生计。
2013年我们带女儿到省立儿童医院做检查治疗,医生建议做康复训练。在合肥做康复训练两年,各项费用每年6万多元。后来回到桐城女儿继续康复训练,每年也要花费2万多元。我们一直承受着精神和经济上的双重压力,辗转在医院和家之间,对未来一片茫然,是工会领导一次次地伸出援手,把我们从绝境中拉到阳光地带,让我鼓起勇气面对现实的不堪。
多年来,我先后向工会申请过“春节送温暖”“生活救助”“医疗救助”等不同类型的帮扶救助。2014年生活救助500元,2019年困难职工帮扶纳入民生工程,生活救助标准提高到6380元,申请的医疗救助也从1000元提高到3000元(最高可达2万元)。可以说我是民生帮扶最直接的受益对象,一路走来见证着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的力度。我还清楚的记得,当看到卡上第一次出现那么多钱时,我整个人都懵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确认后,我打电话给工会领导表示深深地感谢。我把每笔救助资金都记在本子上,对于我们而言,这不仅仅是救命钱,也是工会给予我们的贴心关爱,是他们的雪中送炭,激发了我们战胜困难的信心。
这些年,我们倾其所有为女儿治病,说度日如年也不为过。但仍盼望女儿有一天能康复,像其他的孩子一样正常的上学工作,这也许是一种奢望,但这种奢望却是我们努力生存着的理由。而这理由缘于工会领导一次次的上门走访,一遍遍的宣传帮扶措施,是民生帮扶政策给予我们无限的希望!这份希望,就像一束光,让我们从夹缝里看到了光明,让我们坚信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美好的未来在等候着我们!我会怀着感恩的心更加努力的工作,提升自已的业务能力,回报社会对我们的关爱。(供销朱*峰自述,总工会曹云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