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是美丽中国建设的细胞工程。我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聚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推动打造更多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为加快推进美丽安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黄山市:
“新安江模式”守护长三角生态屏障
新安江是黄山市和杭州市两地人民共同的“母亲河”,作为我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已形成“新安江模式”。上下游共同保护、协同发展,近年来新安江流域水质稳定向好,探索出一条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共赢之路。
建立推动机制。试点启动以来,黄山市高度重视新安江水质情况,持续以新安江流域水质改善为目标导向,召开专题会议、季度调度会、工作推进会,巩固提升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强化公众参与。全市建成“生态美”超市407家、实现流域重点乡镇全覆盖,并率先开展“互联网+‘生态美’超市”模式探索,典型做法入选全国2022年十佳公众参与案例。新安江生态文明实践中心建成试运营,截至目前接待406批次,共计8909人。
加大资金投入。围绕农村面源污染整治、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工业点源污染整治、生态修复工程、环保能力建设等工作,试点启动以来累计安排项目369个,累计完成投资200余亿元,补助资金56.8亿元。
开展系统治理。在全省首创农药集中配送模式,累计建成规范化农药集中配送网点462个,实现乡(镇)级配送覆盖率100%。投入5亿元建成运营泰达环保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实现生活垃圾处理由填埋向焚烧的转变。投资3亿元的农村污水治理PPP项目已建成运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4000吨/日。
提升监测能力。投入5089万元,建成由42座水质自动监测站组成的新安江水质自动监测网络及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对黄山市境内新安江流域水质24小时无间断动态监测和远程监控,并定期开展新安江流域重要断面水质手工监测。
强化共保联治。强化上下游生态环保合作,与杭州市联合印发并组织实施《新安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共同保护规划》,新安江跨省界断面水质持续保持优良。今年6月,“新安江模式”提档升级,皖浙两省签订《共同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协议》,样板区建设取得重大政策成果。
六安市金安区:
实现全区经济绿色转型
金安区位于六安市东部,毗邻省会合肥。是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肥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全区上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总基调,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制度渐趋完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空间管控严格、生态经济蓬勃发展、生态生活与生态文化深入人心,实现了全区经济绿色转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局面。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2020年-2022年相继出台年度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和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等,明确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工作任务,完成87台燃煤锅炉淘汰和改造、40家VOCs综合整治、57家建筑施工场地整治和171家餐饮油烟治理。2022年,全区空气优良天数比率87.1%,PM2.5平均浓度为33微克每立方米。
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强城镇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区17个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营。示范园区污水处理厂及一、二期配套管网全部建成使用,完成淠东干渠15公里河道清理和护坡工程建设,严格执行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制度,及时制定出台《金安区全面推行河长制暗访工作制度》《金安区河长制工作投诉举报办理工作制度》等。2022年全区国控、省控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通过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详查、建立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开展建设用地调查评估、加强建设用地环境风险管理、强化未污染土壤保护、防范建设用地新增污染、加强污染源监管等一系列工作,土壤污染得到有效防治。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制定产业规划,优化农业发展布局,形成了中部岭区以发展水果为主、北部湾区以发展蔬菜为主和沿河畈区以发展稻虾共养及水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格局。建成全市首个专业小龙虾交易市场,蔬菜种植面积达27万亩,白鹅、麻黄鸡、中药材等产业蓬勃发展。农产品质量监测站点实现乡镇全覆盖,新认证“三品一标”经营主体35家。
高质量推进转型升级。持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轻纺服装等主导产业,完善产业链配套,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实现明天氢能国内自主技术产业化首台套电堆下线,全省首座加氢站建成投用、首条氢能公交示范线路投入运营。
持续建设“美丽乡村”。全面推进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中心村建设和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全力铺就美丽乡村建设“新画卷”。各乡镇建立农村垃圾治理组织机构,截至目前,全区共配备1286名专职环卫人员负责农村垃圾收集工作,已经形成“户集、村收、乡镇清运、市处理”的农村垃圾清运体系,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在全市率先关闭乡镇垃圾填埋场16处,全区城乡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南陵县:
厚植绿色 绘就生态“幸福画卷”
南陵县是安徽省乃至全国山水和人文组合的旅游资源富集区,2014年被命名为省级生态县。进入新时代,南陵县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2020年7月,高标准启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2022年10月,成功获评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
聚焦创新发展,锚定“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南陵县创新提出“1861”总体发展战略,突出“绿色转型”发展目标任务,明确将“两山实践创新行动计划”作为美好南陵建设十大行动计划之一,确立“五链三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纲领,推动形成“点绿成金、化青为银”的“两山”转化实践样本,进一步打造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的“南陵模式”。
聚焦厚植绿色,立体筑牢生态环境根基。持续推进“蓝天行动”,一体推进“控煤、控气、控车、控尘、控烧”。实现大气污染源实时智慧监管,空气优良天数比率常年稳居全省前列。统筹实施“碧水行动”,率先在全省建立县域内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机制、在全市实现镇政府污水集中处理全覆盖,南陵“籍山改厕”模式被农业农村部列入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予以推广。持续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深入推进非煤矿山整治,形成南陵土壤污染风险源“一张图”管控清单,推动绿色长廊建设,实现全县森林面积和蓄积双增长,创成省级森林城镇7个、森林村庄76个。
聚焦民生所向,一体绘就生态“幸福画卷”。加速打造智慧公园城市,漳河景观带核心区、城东滨河公园等一批城市公园、口袋公园建成开放,推窗见景、开门见绿的公园城市画卷徐徐展开。全力建设美丽乡村,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建成农资废弃物回收体系,已建成省级美丽乡村11个、美丽宜居村庄150个,连续7年获评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称号。
聚焦“绿色经济”,探索生态价值转换路径。持续推进工业绿色提质升级,围绕快递物流装备和高性能新材料、电子电器信息、绿色低碳环保、农产品深加工“一首四新”现代产业体系,首位发展快递物流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先后获批省重大新兴产业工程、省智慧物流装备小镇。积极培育生态旅游品牌,全面打造“乡约南陵·江南绿岭”旅游风情廊道和7个旅游集聚区,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旅游示范点、A级风景区及休闲农庄等。依托优势深度发展“绿肥经济”,大力推广“一稻一红花”紫云英水稻混种模式,制定“南陵大米”及紫云英关联技术地方标准,推进稻米、紫云英全产业链发展。
安庆市迎江区:
逐绿一江一城一洲 数字赋能生态迎江
迎江区位于安庆市的东南部,是安庆经济、金融、商贸、文化中心,拥有41公里的长江黄金岸线资源,辖区内的安庆港是国家一类口岸和对外籍开放口岸,老城、新城,创新、创业,生态、人文在此和谐交融。多年来,迎江区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领域取得积极成果,获批“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连续三届获评全省文明城区,为安庆市成功创建和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作出了贡献。
实施长江保护修复,维护自然生态空间。出台《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迎江)经济带的实施意见》,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制定《迎江区进一步加强长江岸线一公里内工业项目监管办法》《迎江经开区长江岸线1公里范围内项目准入清单》,健全长江岸线一公里内工业项目管理机制,强化“三线一单”硬约束,加快一批化工企业淘汰搬迁,杜绝一批化工建设项目落户。实施华泰清洁生产、华茂佰斯特中水回用等污染防治攻坚20大工程。开展长江安庆段江豚自然保护区内港口码头整治行动,拆除泊位38个,设置渡口2个,完成码头拆除后78亩复绿任务。坚决落实长江大保护政治责任,实施新洲乡长江岸线生态修复及乡村振兴EOD项目。扎实推进“碳达峰十大行动”,全市率先完成林业碳票交易,率先建成“零碳产业园区”,创成省级节水型园区,绿色建筑竣工面积占比94%。
健全城市生态系统,提升城市品质。开展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完成马窝、城东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打通城市排水“毛细血管”,让雨水、污水不再“同流合污”。全力推进城乡环卫“升级版”,城乡环卫市场化率和环卫清扫保洁收运覆盖率均达到100%。实施垃圾分类“两网融合”模式并得到省内外借鉴,实现全区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年处理能力超过30万吨。严格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管控,深化“河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完成4处水普内规模以上河湖及8处水普外河湖划界。
聚焦乡村振兴,建设环境优美产业富民先行区。通过“整、清、拆、圈、评、建”六大提升行动,全力助推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常态化开展河湖长制暨“五清四乱”专项行动,打造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4个。充分发挥财政专项资金作用,安排财政资金1400万元支持各村围绕“一村一品”,以工业化、生态化、园区化理念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实现乡村振兴“园中园”提升扩面,先后建成6个农业特色园区,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强化司法创新,守护一江碧水向东流。在全市率先开展涉环资类案件集中管辖,成立全省首家环境资源审判法官工作室。联合公检部门召开涉环资类案件办理、公益诉讼审理联席会议,规范环资案件办理流程。完善与生态环境等行政机关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与司法有效衔接。将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刑事、民事、行政“三审合一”审理模式。3年来,合计判赔生态补偿金251.7万元,涉环资类行政公益诉讼案件2件,确保“共抓大保护 不搞大开发”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落地生根。
突出数字赋能,开创智慧迎江新格局。以加快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重点,推进现代服务业与数字技术融合,数字服务业、传统电商转型、互联网+智慧物流多措并举,48号电商文化园满园运营,数字服务业核心产业规模在全市保持第一。出台《推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专项政策》,真金白银支持坤力智能、杰曼汽车、麟九智能等一批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一枝梅实现全区省级数字化车间零的突破。在智慧环保方面,建设大气智慧监管平台,实时监控餐饮油烟、扬尘源、工业源等重点污染源治理成效。
长丰县: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铸就绿色生态屏障
长丰县位于合肥市北部,是合肥的北部门户区、辐射皖北的“桥头堡”,正在打造“品质北城”“精致县城”、特色小镇、新型城镇。境内森林资源丰富,有银杏、泡桐、香椿、柳、杨、槐等51科160多种树木3亿余株,境内滁河干渠串联双凤湖、双龙湖、鹤翔湖、梅冲湖、大官塘五座水库、上万亩水面,大别山天然山泉水顺渠而下,享有“五湖连珠、乐活北城”之美誉。
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完善创建保障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及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主要责任人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其他有关领导成员在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制定了《长丰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进一步明晰各级各部门生态环保工作职责。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努力改善环境质量。按照“条块结合”的原则,对辖区内污染排放、生态破坏、环境风险隐患等“N”类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实施全面系统排查,对已完成整改验收销号的问题开展常态化督查,确保按时见底清零。严格落实“一点一长”工作职责,以问题为导向,强化属地和部门责任。
大力改善水环境质量。通过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深度管理和湖域岸线水环境治理,实行库区清淤、生态修复、生态补水和岸线管护等长效治理,目前,长丰水质常年达标,完成161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大面积库面及周边绿色植被覆盖形成了小型氧吧,提升了区域内生态环境,库区生态效益日益凸显。
加强生态空间管控,构筑生态安全屏障。严守生态保护区红线,积极对接省市关于主体功能区在财政、投资、产业、土地等方面的政策,委托编制完成了《长丰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强化水源涵养,优化空间利用结构,努力形成市场统一规范、要素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持续的区域发展机制。
歙县:
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新样板
近年来,歙县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顶层设计,优化生态空间,培育生态生活,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聚焦生态制度,进一步健全长效机制。印发《新安江流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通报督办问责机制》,对歙县境内新安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测预警、通报调度、督查督办、查处问责闭环工作管理机制。印发《歙县地表水生态补偿暂行办法》,对29个乡镇29个断面进行水质目标考核,强化乡镇水环境目标管理主体责任。歙西林场完成全省首单林业碳汇线上交易,垃圾分类试点启动实施。
聚焦生态安全,进一步筑牢绿色屏障。该县列入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名单,新安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进一步健全。强化全域管控,抓好县域空间规划的完善和落实,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投资1300万元大力推进船舶生活污水“上岸”集中处理改造工程。
聚焦生态空间,进一步抓好治理攻坚。创新实践河长、林长“双长制”一体化建设,地表水环境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等主要生态指标稳居全省前列,荣获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荣誉称号。入选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获评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中国最佳深呼吸小城。设立生态美超市,共有92个生态美超市兑换点开展线上兑换。
聚焦生态农业,进一步加快绿色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三潭枇杷”“三口柑橘”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滴水香、大方茶、黄山贡菊、珠兰花茶、石河香蜜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卖花渔村跻身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聚焦生态生活,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在全省县级率先开通了覆盖城乡的新能源公交,完成了160个行政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县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行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率均为100%。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个、重点示范村8个,连续两年获评全省先进。